伍哲每天都认真地盯着股票的曲线走势,渐渐地竟也给他看出了某些股票的性格来,也开始能够针对这只股票的性格走势判断出什么时候该买,什么价位可以买,大约持仓多久,什么价位该补,什么量该放之类。在伍哲手里那更像是一种追逐的游戏,也有着惊心动魄惊险异常的情节跟过程,有时候让人喜有时候也让人忧,其实那也不过是场自己跟自己的战争而已。股票真的让很多人患上了选择困难症,买的时候纠结,卖的时候也纠结,最后伍哲竟总结出了一个可笑的买卖时机的依据来,他觉得如果买到了一只跌了的股票,那么等它跌到人心理受不了的程度也许就应该补仓了;同理,如果手里持的是一只上涨的股票,如果它涨到让你感到惊喜的程度,也许你就应该卖了,他这个理论依据的前提是对这只股票要有足够的跟踪观察。期待好事尚可原谅,但如果期盼奇迹就未免贪心了,更何况,之所以称之为奇迹,是因为确实鲜有发生,奇迹从来都是意外所得,认为去求,则难免失望的。
人的头发就是这样变白的!
人总是缺乏耐心的,一心希望付出和即时的回报,他们总是希望快些赚到钱,快些学会某项技能,快些获得想要的成就,甚至想快些拥有某些高贵的品味跟优雅的气质……人们真的很急呀,看上去都很像急于过完此生快些进入天堂似的。
纠结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对待生意是如此的,爱情跟亲情也一样。
其实对于老人们来说,成熟后的儿女应该就是个独立个体的,放手是最好的,而且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上看,越早给他们独立就越能够优化人类的进化进程跟结果。有时候老人愿意跟儿女生活,刚开始可能是出于对儿女的不放心,但渐渐地,这种担心会演变成为了自己的需要,衰老跟不再被人需要的现实一起让他们感到失落和缺乏安全感。
老人在造物主最初的计划里应该是人类社会里智者、指引者的角色,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给年轻人们提供借鉴跟智慧的教导。但现实中大部分老者的头脑跟身体一起孱弱下去,不但没有任何的人生经验的精华可提炼,反而比他们年轻的时候更不可理喻,用顽固的倔强让自己跟这个世界彼此不能适应,越老生活变得就更不容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