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泰忽又对樵夫行一礼,恭敬道:“想必先生也习得神仙之法?”
樵夫随意笑笑,转头看向身后草木,只见草木争先恐后向樵夫奔来,到得樵夫身前,便围绕樵夫高速旋转。樵夫手一挥,草木便又回返原地,不再动弹。
康泰屏气凝神,不敢言语。后又大呼神异。随即又问:“先生既修仙法,为何还要亲自挑柴?岂不耽误修行?”
樵夫看了看肩上的柴火笑笑道:“饥则食,渴则饮,此为自然大道,顺应自然便是修行。”
康泰不置可否的施礼道谢。樵夫转身而去,只见樵夫身未动,脚下黄土托着其渐渐远去。
康泰越看越向往,赶紧转身向樵夫所指村口巨石而去。
巨石耸立,融于自然,老远看只道是一处山坡,近看密密麻麻千言道:“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
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