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出去放牧,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羊少了不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在某处有一个山谷。领头的羊失蹄掉下谷去,后面的羊也跟着往下跳,这算是一种羊群效应吧。就像曾经的下海、炒股一样吧。只要有几个人有所成就,就会有很多人跟风。正如牛顿所说的一样,我的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为什么说秋季招生的规模会很大呢?可以拿李辉的心态来解释。当时来到b市,李辉只想去电子厂打工挣钱。看到哥哥上高中了,李辉也突然对上学感了兴趣,两个哥哥都读书了,李锦自然也要读书,这就是一种惯性。电视上有一个广告,长盛不衰。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高考之后,很多同学都上大学了,为了不被大家笑话,李辉也就跟了风。加之,李孟信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自然希望信奉上学无用论的弟弟也能跟上这个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加之孟爸又爱吹个牛,说自己多么多么有本事,把孩子都攻上了大学。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孩子光宗耀祖呢。看着邻居、同事的孩子都读大学了,自己家的孩子不争气留在家里当闲人,又怕在外面鬼混惹事,以后连个媳妇也讨不到,想到这些就头痛,还是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大学吧,民办高校的出现,圆了部分家长这样的一种愿望。
第二天又到学校去了一趟,效果很不理想,李孟兄弟谁也开不了口。好不容易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又退了回来。招生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走进教室,和大家打招呼,介绍学校情况,发资料,发志愿卡,收一收,带回去,完事。可是想得和做得往往有很大的差距,行胜于言,是言和行一个最好的诠释。
像第一天一样,李孟想见到雷叶,在教室门口转了又转,还是没有勇气叫雷叶出来。昨晚回到家,李孟想给雷叶打个电话,可是想到和雷叶爸爸的对话,又使他的心凉了半截。拨好了电话,始终按不下确定键。过年的时候,雷叶给李孟打了电话,李孟只是静静的在听,雷叶爽朗的笑声,使李孟轻松了很多,也寒暄了几句。李孟有很多话,想和雷叶说,又按捺住了,雷叶拜完年,先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