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灵的这番话,并非怯战,而是出于一个经验丰富将领的审慎和对战局的客观评估。他点明了潜在的巨大军事风险——兵力对比悬殊,攻坚难度大,强攻代价高昂且胜负难料。
荀彧听完,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纪灵提出的隐忧非常现实,绝非危言耸听。他之前与狄仁杰商议时,虽然决心已下,但确实也对强攻的难度有所预估,只是没想到纪灵会判断得如此不乐观。
中军帐内,气氛再次变得凝重。
纪灵的话,如同在荀彧心中敲响了警钟。他原以为五千州军精锐,配合狄仁杰的三百千牛卫,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速战速决。但听完纪灵这位宿将对北凉关兵力和地利的分析,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些过于乐观了。
强攻的代价太大,且变数太多。一旦陷入苦战,不仅伤亡惨重,更可能让消息走漏,引来北境其他势力的干预,甚至可能让郑虎那样的投机者趁火打劫。必须要有万全之策!
“纪将军所虑极是。”荀彧点了点头,脸色凝重地赞同道,“是我考虑不周了。硬碰硬确实风险太大,能智取,绝不强攻。”
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北凉关的位置,以及其周边态势,一个念头迅速在他脑中形成。
“北凉关易守难攻,章子安若死守,强攻不易。但若是四面合围,断其粮道,乱其军心,或可迫其不战自溃!”
想到这里,荀彧不再犹豫,当即走到帐内书案前,亲自铺开纸笔。帐内亲兵连忙上前研墨。
他提笔蘸墨,笔走龙蛇,迅速写下一封措辞急切的密信。信中简要说明了章子安封关抗命、形同谋逆的紧急事态,以及己方准备调兵征讨,但恐兵力不足难以速决的隐忧。
写完后,他仔细将信纸折好,用火漆封口,盖上自己的私印。然后,他唤过一名等候在帐外的、最为信任的心腹亲兵,将密信郑重交到他手中。
“听着!”荀彧的语气严肃无比,“你立刻带上两匹最好的快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