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小蛇歪了歪那颗小巧的头颅,赤红的竖瞳依旧一眨不眨地锁定着萧玉辰,似乎在仔细分辨他话语中的每一丝情绪。它并未立刻发动攻击,但周身那股令人不适的寒气却丝毫未减,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姿态。
萧玉辰见它没有进一步的攻击行为,心中稍定,知道直接的言语解释恐怕难以立刻取得信任。
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在鸿蒙书院中教导那些蒙昧幼崽时的情景。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在书院教习时特有的、带着温润文气和独特韵律的语调,缓缓地念诵起来。他念的,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经文奥义,而是一段他自己依据这个世界的基础文字和简单道理,为启蒙妖崽而编撰的简短童谣:
“月儿弯,照水湾,星儿闪,挂山巅。小蛇小蛇莫心焦,先生与你把话聊。池中石,亮晶晶,非是谁人独占清。你借此物驱寒苦,我取微光暖路行。善念结缘心欢喜,恶念一动两伤情……”
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在幽静的洞穴中轻轻回荡。小白蛇血红的瞳孔似乎微微收缩了一下,原本紧绷的、仿佛随时都会发动攻击的身体,不自觉地放松了些许。它从未听过这样的“声音”,不带任何杀伐之气,却能让它因常年忍受寒毒而躁动不安的心,渐渐地、一点点地平静下来。
萧玉辰见它神情微动,知道自己的尝试似乎有了一些效果。他没有停下,念诵完童谣后,便从怀中取出一块在书院教学时常用的、巴掌大小的干净石板,以及一根用坚硬妖木削成的“炭笔”。
他席地而坐,就在那片散发着幽蓝荧光的苔藓之上,用炭笔在石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几个最简单、也最基础的象形文字,比如“山”、“水”、“石”、“友”。
每写下一个字,他口中便会用同样的、带着文气韵律的声音,轻轻念出字音,并简单解释其形象与含义。
“你看,这个字,是‘山’,就像我们头顶的这座大山,高高大大。”
“这个,是‘水’,就像眼前这个清澈的池塘,能映出你的影子。”
“而这个,是‘友’,代表我们可以……像山和水一样,互相陪伴,互不伤害。”
雪白的小蛇,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从岩石后完全游了出来,停在距离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