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在晒谷场摆开,苏晚晴坐在临时搭的木桌前,看着舅妈熟练地把分给新娘的炒花生往口袋里塞。顾沉舟被战友们围在中间,搪瓷缸碰出清脆的响,他始终背对着她,军装后颈处露出道浅褐色的烫伤 —— 那是原主记忆里,他去年救火时留下的。
\"新娘子吃口甜汤!\" 邻桌的王婶端着粗瓷碗过来,糖水煮得太稠,黏在碗底像块琥珀。苏晚晴刚要接,顾沉舟不知何时站到她身后,伸手替她挡住王婶递来的汤匙:\"她嗓子疼,我代劳。\" 搪瓷缸沿碰着碗沿,发出细碎的响,他仰头喝汤时,喉结在军装上投下晃动的影,像极了老电影里的慢镜头。
月上柳梢时,闹洞房的年轻人被顾沉舟的战友们笑着劝走。新房是顾沉舟住过的东厢房,土炕上摆着部队发的绿军被,叠得方方正正像块豆腐。苏晚晴摸着炕头的铁皮箱,箱盖上用红漆画着并蒂莲,是顾母请村小学的刘老师画的,花瓣边缘还留着毛边。
\"睡吧,我去厢房凑合一晚。\" 顾沉舟抓起军帽,帽檐阴影遮住半张脸。苏晚晴看着他第二颗纽扣上的 \"平安\" 绣字,突然开口:\"你父亲 是哪年走的?\" 话出口才惊觉,这具身体里的原主本该知道答案。
顾沉舟的手顿在门把上,月光从缺角的玻璃照进来,在他肩章上投下片银斑:\"1979 年,自卫反击战。\" 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供桌上的遗像,\"他走前说,军人的妻子要像胡杨,扎根在哪,就在哪开花。\"
木门 \"吱呀\" 合上,苏晚晴听见他的脚步声消失在天井里。土炕上的红盖头被风掀起,露出下面顾沉舟的笔记本,扉页上用钢笔写着:\"晚晴,村口的槐树开花了,等秋天打了槐米,给你染块蓝布做新衫。\" 字迹工整得像军事地图上的标尺,却在 \"晚晴\" 二字末尾,多了个小小的句号,像颗落在纸页上的泪。
她摸着笔记本里夹着的槐米标本,突然听见窗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踮脚望去,看见顾沉舟靠在老槐树上,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手里握着串子弹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