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的碗沿贴上掌心,苏晚晴触到婆婆掌心的老茧,比舅妈的更软些,却依然带着常年劳作的粗粝。土灶间飘来萝卜排骨汤的香气,混着柴火的烟味,让她想起穿越前母亲在厨房熬汤的背影 —— 只是这里的土灶砌着蓝白相间的瓷砖,墙角码着半人高的玉米囤,囤顶坐着只打盹的黑猫。
\"娘\" 苏晚晴脱口而出,才惊觉这具身体的本能反应。婆婆的手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蓝布衫袖口露出道浅褐色的烫疤,和顾沉舟后颈的位置一模一样:\"沉舟他爹走后,这屋子就没这么热闹过了。\"
灶台前的铝制饭盒里盛着槐花麦饭,苏晚晴的记忆突然闪过原主的片段:去年清明,婆婆带着她去后山捋槐花,竹篮里的白花像落了场雪。此刻婆婆正用秸秆刷着陶罐,罐口印着 \"赠给优秀军属\" 的红字,是县武装部送的。
\"尝尝你爹当年最爱的萝卜汤。\" 婆婆盛汤的搪瓷盆缺了角,却擦得锃亮。苏晚晴吹开浮油,看见汤里卧着几块腌萝卜,是秋天晒的,泡在坛子里能放一冬。原主记忆里,顾沉舟每次归队,婆婆都会装一玻璃罐塞进他背包。
火塘里的木柴 \"噼啪\" 炸开火星,婆婆往灶里添了根槐木,香气混着烟味漫出来:\"沉舟小时候总偷喝肉汤,有次被烫着嘴,愣是没哭,只说 " 军人不能怕热汤 "。\" 她擦灶台的手顿了顿,\"后来才知道,他是怕我心疼。\"
苏晚晴望着墙上的照片,顾沉舟穿着新兵军装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攥着弹弓 —— 那是他用槐树枝做的,曾打下过房檐的冰棱给她当冰棍。照片旁边贴着张 1983 年的日历,10 月 5 日画着红圈,是他们的婚期,旁边用铅笔写着:\"晚晴爱吃糖火烧,下次进城多买两块。\"
黑猫突然跳下玉米囤,蹭过苏晚晴的布鞋。婆婆笑着撒了把麦麸:\"这猫叫 " 红星 ",是沉舟从部队带回来的,跟着他去过边防哨所。\" 话音未落,外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