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件衬衫的补丁会发光!\" 小川的手指戳着展柜里的八十年代的确良衬衫,补丁用的是 1962 年顾父的作训布,针脚走的是顾婆婆的 \"十字守边法\",每个交叉点都缀着极小的红景天干花。苏晚晴笑着点头,看见标签上的手写卡片:\"1962 年,爸爸的第一件军装,妈妈用它补了我的婚礼盖头。\" 卡片边缘印着顾父的掌纹拓片,与顾沉舟现在的战术手套纹路惊人相似。
展柜被隔成三条时光隧道,中间的九十年代展区里,件迷彩风衣的肩线处别着 1998 年的三等功章,内衬用红景天线绣着 \"沉舟平安\"—— 那是苏晚晴在抗洪大堤上,借着应急灯的光缝了三晚的成果。卡片上写着:\"1998 年,他的第一枚军功章,我的第一台缝纫机,我们的第一个 " 战场 "。\" 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驻足,突然发现风衣的口袋暗扣,正是顾沉舟教新兵的 \"三点一线\" 结绳法。
千禧年展区的亲子装最引人注目,小羽的幼儿园园服与顾沉舟的驻训作训服并列悬挂,前者的袖口绣着 2005 年的洪水坐标,后者的肩章线里藏着小羽的胎毛。卡片上的弹道笔记是顾沉舟的字迹:\"2005 年,女儿的第一声啼哭,让我的弹道有了归心的弧度。\" 旁边的展柜里,小川的 \"防丢校服\" 与顾建军的列兵作训服相映成趣,定位扣的磁吸声与当年顾沉舟别军衔的金属响,在时光里形成回响。
\"这是 2010 年的防弹衣改的吧?\" 穿潮牌卫衣的男生指着展柜顶层的机车夹克,碳化纤维纹路里嵌着当年的弹壳碎片,\"我爷爷说,\" 他的手指划过衣服内侧的 \"舟晴\" 暗纹,\"那年的救灾物资车,都印着这个标志。\" 苏晚晴看见他手机里存着顾沉舟的抗洪纪录片,弹幕里正飘过 \"军功章的齿边是岁月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