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人多,再加上整天烧炕,柴火堆下去的极快。邱阳一看见柴堆有缺口就没有安全感。
哪怕天冷,也要时不时和相熟的人一起去砍柴。
先前打的雪橇比较小,人坐合适,拉柴火就有点不够用了。邱阳想新打一个大的。
“行,那邱阳哥你抽空去朱木匠家一趟,我把这把编完给你取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到位,活才能干得快,这方面宁安完全赞成。
“银子,我这还有呢。”邱阳跟他们说这件事不是为了要钱,宁安之前给他的银钱,他还没花完。
“那些你留着,不时要买点零碎东西呢。”
宁安不等他再推辞,编完手上的一把秸秆就进屋取了二两银。
等他再出来,就听见邱阳又开始给自己安排别的活。
“明年我也跟着去砍几棵树,攒点木料,以后需要啥简单物件,就能自己做。”
邱阳一脸遗憾道:“可惜今年没经验,不懂攒木料,要不然雪橇、菜箱子就能自己做,不用花钱找木匠打。”
普通人过日子,能自个儿动手的就自己做,能省一文是一文,镇上的人都是这么过的。
邱阳经常和刘根几人一起干活,经他们的熏陶,已经完美接受了这种理念。
“呃……”宁安本想说伐树危险,这种钱该花就花。
不过,想着邱阳喜欢木工,不能打击做事的积极性,又转变话音,“伐树危险,邱阳哥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
“放心,我和刘根胡铁他们一起。”邱阳听他们讲过伐木的事,所以才会有这个打算。
刘根几个做事靠谱,干活卖力,大家对他们的印象都不错。听闻和他们几个相跟着,大家才不那么担心。
听他说完,刘婶又叮嘱道:“你们打柴别去城东。”
她听汪二妮说那些个突厥人大都从东边过来,普通人要是不幸碰上会被直接杀掉。邱阳虽然会两下,但也都是三脚猫功夫。
“娘放心,我们平日打柴都去西山,不往东边走。城东边都是田地,没什么柴火。”邱阳老实地回答道。
听见邱阳的话,宁安在心中直摇头,大直男。刘婶又不是不晓得西边打柴,东边种地。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