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员?”
“这人工作倒是有意思。”
城里的国营工厂,光一个车间的工人,就有好几百人,
七八个车间,那就是几千人。
几千个工人在车间里热火朝天地干活,这每天吃喝,就是一大笔开支。
采购员乡下的粮食和肉收不上来,食堂也就清汤寡水,工人们饿着腮帮子都瘪下去了,
这哪儿行!
人是铁饭是钢,工人们吃饱饭,才有力气干活!
但一天24个小时,抛去晚上睡觉时间,工人们八点多上班,下午四五点就下班了。
在筒子楼里的过道烧了晚饭,一家子吃完饭后,就出去溜达。
筒子楼是个大集体,一个10平方米单间住着一家人,工人带上爱人,还有孩子,一家最少四五口人,最多七八口人。
像这样的单间,一栋筒子楼有上百个。
而这样的筒子楼,一个国营工厂就有好几栋。
溜达的地儿就那么大,总不能几百个工人,晚上一吃完饭,就带着爱人和孩子,上街上溜达吧?
黑压压一堆人头,跟赶大集似的。
这年头,娱乐设施太少,除了溜达,就是帮个小马扎,坐单元门口和筒子楼的邻居们唠嗑。
所以,就有了许大毛这样的电影放映员。
电影放映员,就是给工人们放露天电影。
像许大毛这样的放映员,属于工厂的宣发部,一般就一个会放电影的老师傅,带几个学徒。
学徒们按班次出勤,有的负责下乡放电影,帮工厂宣传,顺带收收鸡蛋和蔬菜,捞点油水。
有的就在筒子楼前面的大院里,支个大幕布,架上放映机,往放映机放胶带,音响一开,电影就开始了。
到时候,筒子楼里的工人家属,都会从家里搬个小马扎,拉着孩子到院子里看露天电影。
电影是黑白色的,有剧情片也有纪录片,比如老舍同名小说《我这一辈子》《武训传》。
最有名的还是《白毛女》《董存瑞》《上甘岭》。
去年夏天,城里就有放映员骑着二八大杠下乡,给双水村男女老少放电影。
放的就是——《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