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日虽然宿在半山园,却未给王棣好脸色瞧,尽是些“哼”“嘿”不屑的语气词。
    不过王棣倒是大概知晓苏小妹为何会有此般表现,“告密者”苏过也。
    据苏过寻机与王棣解说,苏小妹是他小叔祖苏濯的幺女,在堂姐妹中排行最幼,是以“小妹”名之。(说到此处时,苏过挠了挠脑袋,解释道,姑姑的名字不好对人提及,还望见谅云云。)八姑自幼聪慧,且因在同辈中最幼,是以深受长辈及兄姊溺爱,犹如掌上明珠也。自幼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嗯,脾性多少与众不同些。当然,这倒并非是她恃宠而骄或者恃才傲扬,而是……怎么说呢,大概有才之人都会这样吧。总之,你懂的。
    而苏小妹于苏过这一辈人非止是辈份高,天份也高,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尤善诗词,时不时地就将苏过等虐得个体无完肤。实力碾压啊,在她面前,只有受欺负的份。时日一长,难免会有心理阴影,就是所谓的“怕”了。
    不过,这个姑姑很护短。什么意思呢?是指她的侄辈只能受她一个人欺凌,谁压她侄辈一头,便是落了她的颜面。当然,这不是骄横跋扈,更非仗势欺人,好像用“舐犊情深”形容也不妥,用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自家的孩子自家管教”吧。
    至于王棣,在苏小妹处,早在素未谋面之前便开始“惦念”上了。无他,这其中有王安石与苏轼的不二功劳。
    王棣太争气,打小便显露神童之姿,王安石爱孙心切,恨不得全天下都晓得他有一个天资颖慧的乖孙,可未想过奇货可居,更不想锦衣夜行。是以,远在黄州的苏轼也知晓了此事,每隔一段时间便拿着随王安石的信一并寄来王棣的文稿在苏迨、苏过等一干子侄辈面前评点称赞一番,直言王棣之才远胜苏过等人,语重心长,意有所指。
    但苏小妹却不爱听了,什么西山小神童呀,才学能远胜苏家子侄?不行,若是有机会见着这叫王棣的小子,一定要找回这个面子来。
    苏轼是知道小妹的脾性的,来江宁前便再三叮嘱,此行是访客,得注意分寸,别任着性子来。
    好吧,苏小妹应允了,但忍的好辛苦。不能太任性,但耍耍小性子还是可以的嘛。
    这算是无妄之灾吧,看在苏东坡的面子上,不与小丫头一般见识。
    王棣如是想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拔剑百年,下山即无敌综武:曝光神级绝学,群侠破防了灌篮高手:这个世界,我来过哥几个的逆袭人生重生回到法庭上,我审判百万人!二婚嫁豪门被宠疯,前夫和儿子眼睛哭瞎穿书了,谁还稀罕当平妻丹破苍穹:我以鸿蒙炼诸天玄学美人直播牵红线,京圈霍总稳坐榜一狂龙归来,美女总裁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