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声却渐渐平息了。那些将《论语集注》丢在犄角旮旯的人也捡了起来翻看。
    这一看,心情便不怎么美丽了。
    所谓穷学饱儒,指的是数十年浸泡于书山词海、至少是吃透了经史子集的文人,尤其是儒家着作,可谓是倒背如流。当对这些经书已然吃透,自是有为之注解释义的冲动,难就难在,前贤相关集注已是珠玉在前,难以脱其窠臼。说穿了,很难有符合经书原义的新意。
    但王棣炮制出来的这册《论语集注》显然不同,他先引用程子的话,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推崇孟子,认为孟子大贤,亚圣之次,鼓吹孔孟并称。又说:“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指出了道学家追求的境界。
    只是,汉以后,《论语》的声誉日见高涨。魏晋时期《论语》注家很多,其地位已经和经相等。《隋书·经籍志》已把它列入经类。这一时期,《孟子》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特别是赵歧称孟子为“亚圣”,并对《孟子》一书进行注释和宣传。然而,也有人批评孟子,如唐人李景俭、北宋人司马光都对孟子指批过。因而,《孟子》仍然不能和《论语》并列。
    《孟子》、《大学》、《中庸》直到韩愈、李翱、二程,才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韩愈和二程都竭力阐发和宣扬孟子的思想,因而使《孟子》一书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不仅如此,韩愈和李翱对《中庸》和《大学》的思想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如李翱的《复性书》将此二篇的部分观点加以融合、发挥,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开启了宋代理学大门。二程沿着这个方向,尊奉《中庸》,并把《大学》与《论语》、《孟子》并提。
    此书一出,据说伊川先生程颐便大为赞赏,言称必成“开宗立派之说”,又有谢良佐、杨时、吕大临、游酢等相继出声力捧。这几位是“洛学”大家,伊川先生更是领袖群贤,他们集体为《论语集注》点赞,可是替王棣挡下了不少唇枪舌剑。
    而后,又有一则更爆炸的信息传出:王棣在写的是一套名为《四书章句集注》的话,《论语集注》只是其一。
    何谓“集注”,注释集合前贤见解者也。“章句”者,则是个人的注释。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满级玄学大佬靠算命轰动世界湘西秘闻老爹以身入局,我被推成大富豪生崽痛哭,豪门老公抱在怀里哄我有亿万反派大佬,镇压一切主角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隐婚曝光:总裁的掌心宠逃婚了全能学霸的养成系女友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割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