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李浮生在茶楼上最多能看清楚六米外的人事物,而现在却精确地看清十米外的人事物。
之前一天至少睡八个小时才能保持一天的不困乏,试验之后,如今六个小时便可以。
突破纳灵境后不久,李浮生坐在临溪的一块青石上,凝视着水中游鱼。
数千年来,他对预知能力的掌控越发精妙,如今已能像拨动琴弦般,有选择地探查他人命运中特定的节点。
\"若只看表面,这渔夫今日会满载而归。\"
李浮生目光追随着溪边一个收拾渔具的老者,\"但若往深处看\"
他集中精神,将预知能力导向未知的领域。
眼前浮现的画面突然一变:老者的渔网挂住水下异物,拉扯时失足落水,被路过的一名蓝衣修士所救。
令人惊讶的是,这修士腰间佩戴的玉牌,赫然是东方三千里外\"玄雾门\"的标识。
\"果然如此。\"李浮生微微颔首。
这样的预测会出现偏差——当意外人物介入时,原本清晰的命运轨迹就会模糊。
而现在,他尝试通过预知能力捕捉到这些变数,并追踪其带来的连锁反应。
之后十年来,李浮生进行了无数次实验:
在茶楼连续观察同一批客人三个月,记录每个人的行为轨迹与预知画面的差异;
故意与陌生人搭话,观察自己的介入会如何改变对方原本的命运;
甚至尝试预知那些即将与自己产生交集之人,验证准确性。
最终他发现,预知能力就像调整焦距——可以停留在表面,也可以深入细节。关键在于精神力的分配与引导。
雨后的清晨,此刻的李浮生已经能够完美运用预知能力预知他人在自己范围之外的重要事件。
并通过预知推断其在下一个范围之外重要事件间的命运。
当李浮生正在尝试预知一位老修士的未来时,突然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景象——空气中漂浮着无数微小的光点,如同尘埃般萦绕在万事万物周围。
这些光点数量不等,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是\"李浮生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