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对柳嫣那招欲盖弥彰之法大为赞赏,此计不仅巧妙保全了周惠意,还为她们在讼事上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妥善安顿好证人后,柳嫣与秦瑶一刻也不敢耽搁。
天刚破晓,晨曦微露,她便早早起身,带着林氏夫妇匆匆朝着大理寺赶去。大理寺门前,庄严肃穆,柳嫣几步上前,伸手抄起大门外那根粗壮的鼓槌,双手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朝着鸣冤鼓重重地敲击下去。
“咚——咚——咚——”沉闷的鼓声瞬间打破清晨的宁静,声传数里,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这声声鼓响,恰似她心中急切鸣冤的呐喊,一下又一下,敲出了这场讼事开篇的紧迫与决心。
大理寺门“吱呀”缓缓打开,几个衙役神色匆匆而出,目光扫向击鼓之人,见是个年轻女子带着一对中年夫妇,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何人击鼓鸣冤?可知道这大理寺前,不可随意喧闹!”为首的衙役高声喝道,声音带着几分官威。
柳嫣朗声道:“讼师柳嫣,偕同林氏夫妇,特来状告”话未说完,大理寺寺内又走出一位身着官服、面容严肃的官员,他抬手示意衙役安静,目光落在柳嫣等人身上,沉声道:“进来说话。”
大理寺卿周崇近日被外头传的舆论闹的头痛,唯恐乌纱帽不保。
听闻堂外鸣冤鼓响,心中本就泛起一丝不悦,待瞧见柳嫣带着林氏夫妇踏入堂中,看清来人后,眉头更是紧紧拧成了个“川”字。
他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前的乌云,不愉之情溢于言表,冷冷开口问道:“你这讼师柳嫣,带着这二人前来,所为何事?莫不是要搅出些无端是非?”
那声音仿若裹挟着寒意,在大堂内悠悠回荡,让堂下众人只觉周身一凛。
柳嫣身姿笔挺,神色自若,面对大理寺卿周崇那冷峻的目光,毫无惧色。
她不卑不亢,优雅地躬身行了一礼,随后双手稳稳地捧着诉状,神色愈发郑重,声如洪钟般朗声道:“大人,请明察秋毫。春仁坊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