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侯本福一惯以来就认为导致上不了学,没文化的原因不一定在文盲或半文盲自身,而且有文化和没文化是个相对概念,自己比起一个文盲来讲肯定是文化人,但比起一个顶级知识分子来讲,还不就是个半文盲;还有一点就是,一个人可能不会识文断字,但他却可能具有另一方面的天才本领。你具备的文化别人不具备,别人具备的文化可能你也不具备。这就是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他从不以自己有半瓶墨水而自矜,也不因为别人是文盲或半文盲而轻视。
侯本福很诚恳的给这个学习委员指出了几个错别字,其他的就没再说什么,因为说得更多一点,更深一点,人家一时半会也理解不了。
这时帮侯本福叠被子的那人也凑过来,递一支烟给侯本福,侯本福说完我不抽烟,谢谢。那人自我介绍道:“我姓李,李广文,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县人,进来以前在茅台酒厂上班。能够在这点认识你兄弟也是我们的缘份。”
侯本福一听是国酒厂上过班的人,就来了三分兴趣,也热情的说:“幸会幸会,你一说起酒我的酒虫就要爬出来了。”
“侯老师你喜欢喝酒?”李广文问道。
“特别喜欢,不是一般的喜欢。”侯本福摇着头表示身陷囹圄,与酒无缘了。
侯本福随便看了几周的所谓学习总结,后面的直接就没去翻,他把这摞总结整理齐整,然后归还给周鸿:“周组长,我已经晓得该咋个写了。”
周鸿笑嘻嘻的说:“以后每周的都交给你啰?!”
侯本福回答道:“信得过就交给我,我尽量完成好。”
此时,走廊上传来黄正金的喊声:“各小组准备碗筷开饭!”
一听到开饭,大家就显得很兴奋,立即在监室排成一个弧形的长队,迅速到放碗筷的储屋间去拿碗筷,然后又回小组排好队,等黄正金呼喊自己的小组编号。
只要一听到呼喊本小组编号,那速度和那神情,凡是看过战争电影上尖刀排冲锋的特写镜头的,就不难想像彼时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