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坝子四周,矗立着清一色三层高的红砖楼房,质朴而规整。整个区域仅有一道大门供人进出,这道颇具标志性的大门,被大家称作“三门岗”。楼房前,也就是坝子的四周,栽种着一棵棵枝干粗壮、枝叶极为茂盛的梧桐树。那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洒下一片片清凉的绿荫 。在梧桐树与楼房之间,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栏,里面张贴着近期的监狱活动、规章制度以及一些改造心得等内容。楼房的墙壁上,一处接一处的墙报和大型标语十分惹眼,墙报上有犯人们自己创作的诗歌、绘画,展现着他们内心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许;而那些大型标语,则以醒目的红色或白色字体,时刻提醒着犯人们要积极改造。在楼房三楼的外墙上,是字体更大的标语,虽然历经岁月的冲刷,颜色有些斑驳,但那显然是很多年前的口号,每一个字都承载着那个特殊年代的独特特征,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监狱故事。
坝子正对着三门岗的一边的正中央,是一个由水泥砌就的主席台,它方方正正,也像是一个露天大舞台。平日里,一些重要的教育大会、表彰大会、文艺演出就在这里举行。坝子上,并排着四个篮球场,两两相对,分成左右各两个。在篮球场中间,是并排着的两个羽毛球场。所有球场上的边界线、功能线以及禁区线,都是由陷进水泥地面的白色瓷砖构成,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白色瓷砖反射着微光,显得格外清晰。整个坝子呈规整的四方形,布局合理又不失大气。严格说来,这些楼房和坝子是罪犯的宿舍和运动区域,当然,全监犯人大会和各种大型活动也都是在这个坝子举行。周一到周五的白天,这个坝子上很少有人活动,因为罪犯们都走出三门岗,前往二门岗以内或一门岗以内的车间做工去了。还有一个专门从事建筑行业的大队,称为建筑大队,这个大队的犯人基本上是离开监狱,去参与社会建筑项目的施工,他们在外面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在实践中接受改造。
侯本福所在的小组来到坝子上,小组“五大员”之一的纪律委员,身姿挺拔,一脸严肃,他熟练且干练地安排大家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