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今天他们倒霉,禁军校尉们拿着账本,清早把都察院大门堵了。
宁元竣这些日子,已安插了几个世家子弟做禁军军官。
带头闹事的年轻校尉,就是他新结拜的兄弟荣三郎。
这位公子爷的爹是镇守西关的荣国公,都察院当然不敢惹。
这几个人气势汹汹,将都御史副都御史都扯了来。
立逼着人家快写奏折,他们好去万岁爷跟前告御状。
都察院的长官虽是沈阁老门下,却惹不起这些舞枪弄棒的公子哥儿。
只好把别的事情都停下,将所有御史聚齐,苦着脸帮他们写奏折。
此事闹到了万岁爷跟前,当然引得龙颜震怒。
沈大公子奉召入宫,听说是为了这桩事,当场吓得魂飞魄散。
沈阁老听说时,人还在内阁值房里,也急得汗流浃背。
沈家慌得四脚朝天,各处派人打点消息,已经没闲心管别的了。
因此今天去覃家下聘,一路上平平静静,没遇着半点为难的事。
上午巳时正刻,覃家的门口,张灯结彩装扮一新。
朱红大门左右打开,鼓乐手围在两侧吹打。
覃将军亲自接到门外,挽住辔头迎宁元竣下马。
媒婆朱嫂儿穿红绸袍绿拖裙,头上簪红花脸上涂胭脂,笑得香粉乱颤。
一路唱着喜歌撺掇引路,带着梨月等丫鬟小厮迈步进院。
众人闹嚷嚷的,捧得捧,搬的搬,抬得抬,把聘礼都堆在院子里。
把覃家的院子摆的满满当当,人都插不下脚去。
描金画凤抬箱,撤下红漆杠子打开盖,摆在院里让众亲友观看。
廊下两张粉油大案,铺着大红毡子条,雁翅形摆着捧盒,都是金银细软。
惟有梨月抱着聘雁,目不斜视上台阶直进正堂,走到一张梅花高桌前。
这是前天玉墨叮嘱过的,她依着礼数,把大雁撂在上头。
聘雁独个供在高桌中间,卧在大红绸绢花堆里,缩着脖子左顾右盼。
朱嫂儿喜滋滋跑过来,先拿着大红赏封塞在梨月手里。
这才用个红漆木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