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鑫堂小厨房的人,当然就蠢蠢欲动了。
陪嫁只要灶房丫鬟,不要正经的大厨娘,这是宁夫人和女儿提前说好的。
宁国府的女儿谦逊懂礼数,嫁去定南侯府做的是世孙少夫人长房长媳。
带着大厨娘过去未免太张扬,仿佛是进门就要掌中馈的意思。
陪嫁里只带个灶房丫鬟,在平日做些汤粥点心小菜,让大小姐舒心而已。
当然,若是这灶房丫鬟能耐大,能做三汤五割大宴,那就更好了。
玉真阁里头没有厨房,自然要从锦鑫堂厨房里挑。
小厨房除了梨月和莲蓉,只有三个不会炒菜的打杂丫鬟。
如今莲蓉发了一顿脾气被撵了,倒空出个位子来。
原本不受重视的厨房院,如今人人都盯着,忙不迭往里塞亲的热的。
莲蓉被打回家的第二天,大厨娘宋婶子把侄女福姐带来了。
福姐二十二岁,父母都没有了,平日跟叔婶过日子。
宋婶子娘家是城外的小门户,开着个卖花糕儿与荤食的铺子。
侄女福姐没了爹娘,在叔婶手下使唤,耗成老姑娘没出嫁。
这次带她进宁国府,宋婶子就存了心思,想给侄女儿讨个出身前程。
毕竟她是陪房的掌事厨娘,在宁夫人跟前有几分脸面。
这事是想先斩后奏,不曾回禀过太太就带人进院,把孙财家的气的够呛。
因为孙财家的已经在太太跟前说,孙小玉身子养好了,要招她回来伺候。
已经来厨房院里说好,过两天就送孙小玉就回来。
莲蓉也真是撞在关口上了,偏赶在这时候发脾气闹事。
柳家的和梨月把这些事说了,秦嬷嬷惊出了一身的汗。
亏她在厨房院里当个掌事厨娘,这些事竟然都蒙在鼓里。
前些天提起这事,她荐了梨月上去,孙财家的还点头说好。
谁知道都是嘴里说一套,手下暗地里使劲儿。
秦嬷嬷虽说是卖身进来的,可莲蓉总算是家生子了。
在宁夫人跟前虽然有几辈子的老脸,终究抵不过陪房的心腹。
看这个架势,宁大小姐陪嫁的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