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人,恰好是陈明泊。
有时候,陈明泊看到和万临课题相关的资料,也会顺手转发给她。
比如某天下午,万临正在整理文献综述,微信跳出一条新消息——
陈明泊: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关于东南亚银行业开放的案例分析。
万临点开链接,扫了一眼,发现确实是自己需要的内容。
万临几乎毫不犹豫地回道:“你怎么总能精准地找到我需要的东西?”
陈明泊:恰好看到,觉得适合你,就顺手转给你了。
万临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突然发现,陈明泊好像已经默默地把她的学习和研究内容放在心上了。
她本来想再说点什么,可最后只是轻轻地敲下了一句——
“谢谢。”
对方没有再回复,但万临的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八月上旬很快过去了,万临的日子依旧被论文、工作和各种学术讨论填满。万临的生活步调没有太大变化,和陈明泊的交流依然是偶尔的信息往来。
万临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平衡的交流方式——既不会过度频繁,又不会完全消失,就像某种隐隐存在的陪伴。
直到这天晚上,手机在万临床头震动了一下。
她拿起来一看,是陈明泊的来电。
万临有些意外,毕竟他们很少直接打电话,更多的时候还是用微信短信交流。万临顿了两秒,才按下接听键。
“喂?”
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低沉而清晰:“最近一直在新加坡?”
万临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笑了笑:“是啊,不然还能去哪儿?”
“没回国?”陈明泊确认了一句,语气听起来有点随意,却又像是有意确认着什么。
“没有,论文刚开始,回国也没时间。”万临靠在床头,随口问道,“怎么了吗?”
陈明泊低低地笑了一声,没直接回答,而是缓缓道:“八月二十一号,我会到新加坡出差。”
万临睁大了眼睛,一时有些惊讶:“真的吗?”
“嗯,单位安排的,和mas那边交流。”他说得很平淡,像是随口提起的公务行程,但万临还是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