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马快,递上行文,庄典和袁郛接过,打眼一看便知道,刺史府担心嘉陵出乱子,又来询问情况。
谁让嘉陵紧挨着江宁呢,嘉陵乱了,江宁也会乱。
“袁通判,咱们怎么回报?”
之前不用问,就俩字——哭穷。
而这也是事实,嘉陵确实没多少钱,没多少粮食,朝廷说了给救灾粮,却一直拖着,谁都知道,救灾粮永远也到不了。
哭穷的好处是可以免除责任,不是我们不用心,是朝廷的粮食不到位。
“当然是报喜!”
袁郛兴奋道,“别人都一筹莫展,只有我们控制住了局面,这不显得咱们有手段吗?有这样的功绩,以后的仕途,便好走许多。”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朝廷最稀罕的,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大员。
有叛乱把叛乱解决了,敌国入侵,把敌国打败了,这是最显眼的。
“袁兄果然是个有志向的。”
称赞了一句,庄典点头,“也该让冯大人听到些好消息了,工坊用工两万人,足可养活家人将近十万人。嘉陵灾民差不多有二十来万,一半都有生计了。”
小灾荒不可怕,那是因为,受灾的人可以去逃荒,要饭,其他地方有吃的喝的,总能蹭点。
虽然还是有十几万灾民没有着落,但有要饭的地方了。
“不止如此,看韩先生的意思,似乎还需要更多人手,如果能招工三万人,灾荒之事,基本解决了。
兜里有钱的三万人,娶妻纳妾,买吃买穿,只怕嘉陵还要更加繁华些。
只是,为今之计,必须分散灾民的注意,不能让他们都涌过去。
我的意思,韩先生在东城经营,咱们在西城设立粥棚,把灾民吸引过去。”
无商不富!
袁郛是体会到了,两万人啊,不说工钱,每天的饭钱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可以想见,工坊的周边,将会出现许多做小生意的。
“好主意!”
“现而今,凡是牵扯到韩先生的,都是顶顶的大事,务必小心在意。”
“为防土匪,刁民闹事,把捕快重点布控在工坊附近,监察往来人等。”
“还有韩先生的安全,更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