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起得早,带着翡翠,在营寨附近看得见人处走动。
乡野的小路上,布满了各种杂草,小菊指着一棵瘦小的小蓟道:“这东西,
捣烂了,敷在伤口上可以止血,晒干了,可以入药,将它拔起来备着。”
翡翠见小菊有兴致,也不想扰她的兴,就将那杂草似的小蓟拔了起来。
小菊有指着另一棵草道:“这是鸭脚板,可惜有点老,不然弄来吃,也不错。”
翡翠见小菊对乡野里的杂草都能叫出名字,有些奇道:“姑娘,书里也会写这些东西的名儿吗?你咋啥都知道?”翡翠只知道小菊从前是吴七娘的陪嫁丫头,倒不知她也是乡野出身,这才有所疑问。
小菊回道:“之前闲来无事,也看过一些杂书,这些东西,别看不起眼,其实都是药,要么能吃,可治饿病,要么能入药,可救命。”
翡翠一脸钦佩:“姑娘可真博学,以前在庄子上的时候,奴婢只认识一些何首乌、金银花一类的,不知道原来这些杂草也能治病救人。那些游方大夫、赤脚医生倒是知道,可这是他们吃饭的家伙事,是不肯告诉我们的,好些人,生病了吃不起药,只得硬熬,命大的,熬了过了,命薄的,一卷草席子葬了。”说着,她就看向四周,逡巡一遍,又拔了好几颗小蓟,随后询问小菊自己拔得可对。
小菊听了翡翠的话,想起以前在村里的时候,阿娘是个不藏私的,一些简单易得的草药,都会教与村人和来求医的老百姓。
阿娘总说:“咱们老百姓求医难,我靠着这手艺,给大户人家的夫人治病,也能吃饱,这些东西教给他们,也不影响咱们吃饭,但却能多救一个人,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可惜,阿娘行了一辈子的善,积了一辈子的德,却只落得个枉死的下场。
从前,小菊还信神佛,但自阿娘死后,她再也不信这些了。
旭日冲破云层,带了朝霞,营地那边叫喊着拆营帐了,小菊就带着翡翠回去了。
也是翡翠手底下有几分功夫,不然小菊也不敢出来走动的。
回了营地,小梅带着黄莺、翠蝶、红鲤三个丫头帮着孟妈妈收拾东西,见小菊回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