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回宫后,把工部尚书和大唐钱庄的负责人钱元宝喊了过来。
钱元宝这人是李恪从凉城带回来的。
现在大唐钱庄有两家店,一个在京城,一个在凉城。
“朕觉得铜钱用起来不太方便。”
李恪单刀直入。
“朕想用一种特别的纸,印上图案,当作铜钱来交易。”
“面额可以分成一、五、十……一百这几种。”
“每种大小也不一样,还得加上防伪措施,防止以后有人造假……”
李恪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一说。
一个管制造的工部尚书,一个管钱庄的钱元宝。
“陛下,有现成的参考样式么?”
户部尚书询问。
虽然李恪说的挺明白,但他还是没想到具体长什么样。
不过心里已经有谱了。
“大概就这样。”
“这边是数字,这边是头像,这边是防伪标记……”
李恪想了想,拿张白纸,画了个大概的样子。
“明白了,我回去就召集工部的人商量出一个方案,然后做出样品给陛下看。”
户部尚书恭敬道。
有了李恪的指导,他感觉自己开窍了。
“行,钱元宝,你帮忙。”
李恪点头。
户部尚书在制造方面确实有两下子。
他说有方案,那就肯定有了。
估计不久后,大唐纸币就会出现,推动大唐的经济大发展。
虽然商人地位低,但李恪知道他们对社会的作用很大。
等时机成熟,调整士农工商的户籍,或者干脆取消户籍制度,让大唐更加强大。
几天后。
李恪被请到了工部。
户部尚书和钱元宝都在。
“陛下,您看,这个纸票行么?”
户部尚书激动道。
手里拿着一张刚印好的百元大钞。
按照李恪的建议,他们工部印出来的纸币和后世挺像的。
不过还是有些不同。
细节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错,已经超出朕的预期了。”
“防伪方面先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