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小心驶得万年船。”
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
士农工商的秩序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是江山稳固的基石。
如果突然改变,很多人都觉得不踏实,心里有顾虑。
“天下的发展,不能因为假设就停步不前。”
“朕也不是没想过,如果百姓不种地,就让府兵去种。”
“府兵种地,粮食归国家,国家再把粮食卖出去,实行国有化。”
李恪看着大臣们担心的样子,心里有点不舒服。
稳定固然重要,但也可能阻碍发展。
如果要尝试的话,那就让粮食国有化吧,国家有足够的人手种地。
不是非得靠百姓才能种地,不是非得靠百姓朝廷才能有粮食收。
魏征还想说些什么。
但还没开口,就被李恪打断了。
“朕知道你们想什么,但朕有朕的想法。”
“如果将来江山有波动,你们再提意见吧,现在就按朕说的办。”
“传旨!”
李恪态度坚决。
在场的大臣们还想说几句。
但听到李恪的话,还是忍住了。
李恪的发展策略到目前为止都挺不错的,所以他们愿意听从命令。
李恪也说了,如果以后有问题,可以再提出来。
“臣等遵旨!”
大臣们行礼。
“从今天起,营州设立经济特区,全国商人在营州做生意,五年内不收任何税费,五年后征税也会是全国最低。”
“取消对商人及其后代参加科举的限制,经商收入税收提高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六……”
李恪缓缓道。
他开始具体落实经济特区的政策。
大臣们一听,都愣住了,完全没想到经济特区这回事。
但皇帝正在下旨,他们也不敢打断,只能等李恪说完后再提问题。
过了一会,李恪才把自己的设想全部说完。
这时,魏征又站了出来。
“陛下,这可是个大事。万一让世家望族钻了空子,营州不就变成他们新的根据地了?”
“到时候朝廷想控制营州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