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毛头小子,经历过秦淮茹姐妹的算计后,他更懂得识人辨心。
王薇身上那种纯粹的、对技术的热忱,以及交谈中流露出的聪慧和独立,正是他内心深处所期盼的特质。
仅仅一次技术研讨会上的偶遇,不足以真正了解一个人。
他需要一个更正式、更深入接触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轧钢厂最近正在响应国家号召,尝试研发一款新型的小型农用机械,以支援农业生产。
其中,一个关键的变速箱齿轮部件,对材料强度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厂里的技术力量反复攻关,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瓶颈。
郭绍华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他需要的“理由”。
他查阅了资料,得知红星机械研究所在精密传动和特种材料方面颇有建树。
于是,他立刻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技术需求报告,向冶金部主管生产的副部长和厂党委作了汇报。
“……红星研究所在这个领域有比较深厚的研究基础,我建议,组织一次正式的厂际技术交流,我们带上样品和数据,去向他们请教学习,争取尽快突破这个技术难关。”郭绍华的理由充分,态度严谨。
这关系到厂里的重点新产品项目,领导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当即批准。
几天后,郭绍华带着技术科的两名得力干将,以及那个问题齿轮的样品和相关测试数据,驱车来到了位于市郊的红星机械研究所。
研究所的牌子挂在一栋略显陈旧但十分整洁的苏式建筑前。
接待他们的是研究所的一位副主任和办公室人员。
简单的寒暄后,一行人被引到了会议室。
当会议室门被推开,郭绍华的目光下意识地在人群中搜寻。
很快,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王薇也在。
她今天没有穿工装,而是换上了一件研究所统一配发的白大褂,头发依旧是简单的马尾,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更显得专业、干练,透着一股知性的美。
她似乎也认出了郭绍华,微微颔首致意,眼神平静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