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人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一时惊讶地看着他。
林父一拍大腿,“你之前咋没说过这事呢?”
林嘉树考完回来,只说考上了之后还继续回卫生站上班。
为此林父林母两人还私底下嘀咕过,家里没关系孩子要往上一步很难走。
好在考上也是转正了,工资待遇涨了,所以也是一件大好事,他们虽然遗憾但也知足了。
结果林嘉树说他本来能去卫生院的,这算什么事啊?
要不是还有外人在,林父非得揪着他脑壳,看一下里边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林长风等人也不解,“这能去卫生院,为啥回村里来啊。”
他不信林嘉树不懂这里边的区别。
“几位叔,我当然有我自己的考量。”林嘉树搪塞了过去,“而且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孙主任。”
见林嘉树不想细说,林东赶紧接话岔开了去,“你说这孙主任是县里的外科主任?”
“对,挺厉害的一个小老头。”林嘉树点头,结果得到了林父一个瞪眼。
知道林父这会心里不顺气呢,林嘉树不敢再气人,赶紧说起正事。
“医院里,其实也挺缺药的。”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都挺缺的,特别是基层医院和各大卫生站。
没办法,生产条件摆在这里,所有物资几乎都是紧缺的,很多时候有钱都买不到,得统一经过上头调配。
但是一条供需链上,经历的环节太多了,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卡上的。
譬如会出现东边地区很缺棉织物,但西边地区却出现纺织厂产品滞销的情况。
这就是整个物流信息没办法流通所带来的弊端。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盘活局面,下边的人也会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难题。
譬如缺东西的,除了上边调配下来的,厂里也会想办法内部去认购一些物资。
而滞销的,也会找渠道私底下把货放出去。像黑市里边的货源很大一部分就是经过这个途径拿到手的。
而像医药,比起其他物资,则是管控得更加严格。
需要多少药物,都得向上边层层打报告申请,再由国营药厂按情况统一分配。
一些常见药,譬如止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