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时,周德福一家悄悄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村庄,加入了那条由绝望者组成的流民长龙,向着渺茫的希望艰难前行。
与此同时,县衙内的孙德榜正面对着一道加急公文。公文上盖着鲜红的兵部大印,要求各县即刻征收秋粮,并抽调壮丁补充辽东前线。
孙德榜苦笑着将公文放在一旁。案头还堆着十几份里正上报的饿死人数的呈文,以及乡绅们联名要求严惩\"抢粮刁民\"的请愿书。
\"大人\"师爷小心翼翼地问,\"这征兵征粮的事\"
孙德榜长叹一声,提笔蘸墨,在奏折上写下:\"臣孙德榜冒死上奏:沧州大旱,蝗灾肆虐,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乞陛下减免赋税,开仓赈济,否则恐生大变\"
写完后,他沉思良久,又拿出一张空白令纸,写下:\"即日开官仓放粮,所有灾民每人每日一升,不得质押田产\"
\"大人!\"师爷惊呼,\"这这可是违抗朝廷啊!\"
孙德榜平静地盖上知县大印:\"若朝廷怪罪,我一人承担。去办吧。\"
师爷捧着令纸,双手微微发抖。他知道,这道命令一旦发出,很可能意味着这位清官的仕途终结,甚至性命不保。
孙德榜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干枯的树木和灰蒙蒙的天空,轻声吟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滴泪水无声地滑过他瘦削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