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芸说道:“政府要求南平电池厂和国外资本联合成立新的电池公司,虽然华资股东合计持股51,但是华资股东有四家,股权太分散了,一旦哪个股东出现问题,把股权卖给外资,那么南平电池就失去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所以,他找到我们,想要让我们牵个线,找靠谱的港商进来。毕竟港城虽然回归了,但港澳台的投资仍然算外资。”
姜晓芸说的和胡中玥上辈子八卦到的八九不离十。如果这位厂长没有临时喊停,那肯定会延续上辈子的路。上辈子南平电池一度被人叫作“三姓家奴”,被转卖、转卖再转卖,折腾了十几年才被华资高价买回,好在南平电池厂的技术一直在,慢慢夺回了市场份额。
“那二姨打算找唐家还是其他港商?”
姜晓芸道:“这不就来找我们小胡总拿主意了吗?”
这次,唐老爷子给她介绍了一家老牌外贸企业,近些年在进军实业化投资,还是很有实力的。
胡中玥看向二姨:“信不过润华集团?”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心里不太踏实。”
不踏实就对了,润华集团是第一个把持有股份卖给外资的华资股东,因为他们在港城的投资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出了岔子,为了填补资金缺口,就把手里股份卖了。卖就卖吧,还卖给外资。
本来内外资股份就差了2,润华集团的股份一转让,南平电池就易主了。
“既然是唐老介绍的,可以考虑合作。但我们也得留条后路,合作可以,一定要像我们之前和唐家合作那样,几家中资股东之间签合同,明确一点,如果股东要转让股权,必须第一个考虑星澜资本,只有在星澜资本不要的前提下,才可以优先转让给其他华资股东。”
她看向姜晓芸:“当然了,如果我们能拿多点儿股份,就不要给外资那么多,反正无论如何,控制权一定要掌握在星澜或者南平电池手里。”
……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人生,最常是离别。
吴双要出发了。
恰逢周末,胡、关、郑三家一起出行,到机场送吴双。
在机场,胡中玥见到了谢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