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本连贯的句子,被标点符号分割成三个独立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孔颖达反复吟诵,只觉得豁然开朗,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妙!妙!妙!”孔颖达忍不住拍案叫绝,“这标点符号,当真是妙用无穷!有了它,读书再也不用费力断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激动地将书页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觉得这标点符号神奇。
他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心中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然而,一旁的杜如晦,脸色却有些复杂。
他看着孔颖达手中的书,心中五味杂陈。
大唐的读书人,为了断句明义,往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皓首穷经,才能勉强掌握。
而炎国,却用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其中的差距,何止千里?
“克明兄,你怎么了?”孔颖达注意到杜如晦的神色,关切地问道。
杜如晦苦涩地笑了笑,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他感慨大唐的落后,感慨炎国的先进,更感慨自己身为大唐宰相,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
“唉……”杜如晦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炎国,当真是……什么都有啊……”
孔颖达也沉默了。
是啊,炎国什么都有。
先进的农具,精美的瓷器,强大的武器,还有这神奇的标点符号……
大唐与炎国相比,简直就像是两个世界。
一个落后,一个先进。
一个还在黑暗中摸索,一个已经走在了光明的大道上。
这种巨大的差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压抑和沉重。
“克明兄,你说这炎国……”孔颖达欲言又止,眼神飘忽,不知在思索些什么,最终,只是将手按在杜如晦肩上,像是要传递一份无言的力量。
沉默在书斋中蔓延,像浓稠的墨汁,一点点浸染着每个人的心头。
压抑的气氛,让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