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摇摇头:\"我想起小时候背不出书,爹打我手心现在想想,要不是爹管得严,我哪有今天\"
正说着,外头一阵骚动。原来是族学里出来的官员们约好了一起来祭拜,足足来了七八十号人,清一色的素服,在灵前三跪九叩。
一个白胡子老官哭得最伤心:\"恩师啊!下官能有今日,全赖恩师当年那句"做官先做人"啊!\"
四、赵姨娘的眼泪
最让人意外的是赵姨娘。这老太太今年六十多了,平时最是泼辣,这会儿却安静得出奇。她独自站在灵堂角落里,看着贾政的棺材发呆。
\"姨娘,您坐会儿吧。\"鸳鸯扶着她说。
赵姨娘摇摇头,突然说了句:\"老爷走得好啊笑着走的,还有夫人陪着\"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我这辈子跟夫人争了一辈子,现在想想真是\"
话没说完,外头又来了吊唁的。这回是几个穿着补丁衣服的老秀才,一看就是穷苦人。
\"我们是城南义学的,特来拜祭贾老先生。\"领头的老秀才抹着眼泪,\"要不是贾老先生每年捐二百两银子,我们那几十个穷孩子哪读得起书\"
宝玉听了,哭得更厉害了。他这才知道,原来他爹背地里还做了这么多好事。
五、出殡日
出殡那天,整个京城东大街都戒严了。前头是六十四人抬的棺椁,后面跟着望不到头的送葬队伍。路两边跪满了百姓,都是自发来送贾政的。
\"贾青天走好啊!\" \"多亏贾大人办的义学,我家小子才能识字\" 几个老婆婆在路边烧纸钱,一边烧一边哭。
宝玉捧着牌位走在最前面,两条腿跟灌了铅似的。他突然看见路边跪着个熟悉的身影——是当年族学里最捣蛋的薛蟠!
这薛蟠现在已经是地方上的知府了,专程请了假回来送老师最后一程。见宝玉看过来,薛蟠\"哇\"的一声就哭了:\"师兄!我对不起老师啊!小时候我往他茶壶里放青蛙\"
六、族学的新掌门
办完丧事,族学得选新校长。族老们正在议事厅争论不休:
\"按理该宝玉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