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湄:“他原本的性格逐渐消失了,你也看到了,到目前为止,他身上哪里还有半分之前的样子?”
的确,如果蒋湄不说,沐昭不可能把刚才的郭平和“胆小懦弱”几个字联系在一起。
蒋湄:“当然,如果只是不胆小懦弱了倒不算坏事,但重点是,他新形成的这个性格把原先性格里的优点也取代了,最明显的就是他变得极度冷漠,他甚至对同伴都无法产生同理心了。”
沐昭问:“在郭平之前,还有其他类似的案例吗?”
蒋湄苦笑了一下:“你问到关键了,在他之前,已经有过三个案例,现在的情况和郭平很相似,但郭平是最严重的一个。”
沐昭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有了判断:“所以,你的能力,是用精神暗示对人的性格进行干涉吗?”
蒋湄说:“我把我自己的能力称为‘人格重塑’,最开始我发现这种能力,是一个有战后ptsd的患者求助我,希望我能帮助他入睡,所以我就给了他一些暗示,让他相信自己足够强大应付一切事情。”
沐昭:“这个人……后来怎么样了?”
蒋湄按了按自己的眉心:“比郭平好不了多少,但还算稍微有些同理心,至少对同伴如此。”
沐昭:“也就是说,你的能力,有很长期的影响力?”
蒋湄点点头:“目前看来,的确如此。”
这就是蒋湄说她使用能力的时间很少的原因,长久改变人格还无法撤回……这种能力可不敢随便乱用。
沐昭想到了一个解题思路:“你有没有试着,再把他们往反方向引导回来?”
这就像是面多了加水睡多了加面的问题,再多给几道暗示微调一下不就行了?
蒋湄摇了摇头,蹙眉道:“很难,我的能力并不是像捏人偶那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改变别人的认知,而是在目标的大脑里植入一棵种子,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慢慢蚕食摧毁他们原本的性格,长出一个全新的人格。
你说的‘微调’,我现在还做不到……而且这事风险太大,搞不好会彻底摧毁他的精神,我也不能贸然拿他们进行试验。”
也就是说,蒋湄的能力并非“改造”,而是“摧毁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