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准确的来说,东汉盛世破碎的直接原因,还是因为刘婉宁的死。
她死之后,东汉在极短的时间里便走向了衰落,随着第十四世辽东王在排斥中远离国都,恰逢此时汉肃帝刘隆驾崩,洛阳彻底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刘少淮与刘婉宁这对兄妹在后世饱受争议。
有人认为刘少淮是辽东王当中的耻辱,是个平庸的废人。但如果从细节上来看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位被称之为“废人”的辽东王参与了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如打压世族豪强、打压窦氏外戚
而妹妹刘婉宁同样受到了争议,有人认为她的高压政治,引来了后世的辽东王被排斥,间接导致了东汉陷入混乱。
但我们何不妨去思考一下,如果不是刘婉宁强硬的政治手段,东汉盛世怎么可能持续百年之久?
她已经尽了自己的所能去守护这个国家,她执政八十年,两度摄政,秉公行事从未谋私,为汉王朝鞠躬尽瘁,不负靖祖后人之名!
虽然在她死后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东汉开始没落,但这并非是她的错误。
在刘婉宁死去十多年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道人提出了一个疑问:
有没有是一种可能,是这天下错了呢?
……
建宁二年,天灾,大疫。
三年正月,河南、河内饥荒,人相食。
四年二月,地裂、海溢;三月,大疫。
五月,地裂,雨雹,山水暴出,死者甚众。
同月,汉帝刘宏遣第十六世辽东王刘寒赈灾。
只有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皇帝与大臣们才会想起来还有辽东王能拯救他们。
……
建宁四年的魏郡,被死亡的阴郁所笼络。
官道两旁,饿殍枕藉。有人蜷缩在墙角,皮包骨头,眼眶深陷,用空洞的双眼望着天空。
更远处,一群衣衫褴褛的灾民围着一口枯井,用木桶刮着井壁最后一点湿泥,舔舐着,吞咽着,只为缓解喉咙里火烧般的干渴。
年轻的辽东王刘寒注视着这一幕,眼神也随之黯淡了下来。
他去询问街边衣衫褴褛的灾民,试图问明白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