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海已经掏出了螺丝刀:“先完整拆下来,回头我画原理图。”
正午的阳光透过舱口洒进轮机舱。陈二海趴在主传动轴上,用粉笔在甲板上画着示意图:“看这个减震设计,他们用了液压-橡胶复合支座,能把振动降低70以上。”
动力组的张工程师愁眉不展:“我们仿制最大的困难是材料,这种特种橡胶……”
“用多层结构替代。”陈二海画了个“三明治”结构,“外层天然橡胶,中间夹钢丝网,最里层用阻尼胶。虽然效果差点,但能解决有无问题。”
突然,潜艇尾部传来一阵欢呼。陈二海赶过去时,看到几名海军工程师正围着尾轴密封装置啧啧称奇。
“陈工你看!”周工程师指着机械密封,“这种双唇自紧式密封,我们想破脑袋都设计不出来……”
陈二海蹲下身,突然注意到密封环内侧刻着一行小字:made in japan。
“同志们!”他猛地站起来,“立即统计所有外购件!这些可能是我们的突破口!”
傍晚的总结会上,各小组汇报成果。声学组发现了消声瓦的蜂窝结构,动力组测绘了柴油机图纸,而陈二海带来的消息最令人振奋。
“鱼雷火控系统的芯片来自德州仪器,尾轴密封是日本制造。”他指着清单,“这些都是民用渠道可以获得的!”
赵院长立即抓起电话:“给我接外贸部!立即组织赴日技术采购团!”
深夜的临时宿舍里,陈二海就着台灯绘制鱼雷火控系统的原理图。作为穿越者,他虽然不懂潜艇,但数字化控制恰好是他的专业领域。
“陈工还不休息?”赵院长推门进来,递上一杯浓茶。
“院长,我发现个问题。”陈二海指着图纸,“这套系统预留了卫星导航接口,说明老美已经实现了水下精确定位!”
赵院长的手抖了一下,茶水洒在图纸上:“你的意思是……”
“我们必须立即开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研究。”陈二海压低声音,“否则将来他们的潜艇能打到我们,我们却找不到他们……”
窗外,渤海湾的浪涛声隐隐传来。赵院长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小陈,这些知识……你从哪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