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晶圆从蚀刻槽取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显微镜下,清晰的电路图案如同精美的刺绣。
郑国栋数了又数,突然老泪纵横:“线宽3微米……良品率……68!”
欢呼声惊动了外面的哨兵。
钱思远冲进来时,陈二海正和小王把郑国栋围住,老人咯咯笑着,开心像个孩子。
“立即报告部里!”钱思远激动得声音发颤,“不,直接报总装首长!”
庆功宴上,郑国栋喝得满脸通红。
他拉着陈二海的手说:“小陈啊,我有个问题憋了很久……那个改性酚醛树脂路线,真是你看期刊想出来的?”
陈二海没有回答,只是望着窗外的星空,轻声道:“郑老师,您相信吗?在某个未来,我们的芯片能做得比大米粒还小,计算速度比闪电还快。”
老人愣了一下,突然大笑:“好!那我这把老骨头就为这个未来再拼十年!”
夜深了,陈二海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远处的山影如巨兽匍匐,但他心中却亮如白昼——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接下来,还有蚀刻工艺、离子注入、封装测试……一个个难关等着他去攻克。
总装部大楼前,陈二海抚平中山装上的皱褶,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身旁的钱思远不断调整着领口的风纪扣,小声叮嘱:“记住,会上坐着的不只是技术专家,还有计委和财政的人。说话要……”
“要有分寸,我知道。”陈二海拍了拍公文包,里面装着三枚封装好的芯片和测试报告。
吉普车后备箱里,还放着一台临时组装的测试设备。
会议室门口,哨兵仔细检查了他们的证件。
推门而入的瞬间,陈二海感到二十多道目光齐刷刷射来。
长条会议桌尽头,白发苍苍的总装首长正在翻阅材料,两侧坐着穿军装和中山装的各色人物。
“报告!七机部901特别小组陈二海、钱思远奉命报到!”钱思远脚跟并拢,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坐吧。”总装首长头也不抬,“先听听同志们的意见。”
陈二海刚坐下,对面一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