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从讲台下搬出个木箱,“现在分组测量这台模型的传动误差。”
教室里顿时沸腾。学生们围上来时,陈二海已经利落地拆开外壳,露出精密的齿轮组。
这是他昨晚用机床亲手加工的教具,每个零件都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安静!”彭庄的声音从后门传来。他夹着讲义走进来,却被讲台上的设备吸引:“这是……你设计的?”
陈二海递过测量数据:“误差分布符合正态曲线,可以作为教学样本。”他转向学生,“现在回答我,为什么第三组齿轮要镀铬?”
“耐磨性!”这次有五个学生同时回答。
彭庄若有所思地摸着设备外壳:“比我在德国见的教学模型还精密……”他突然提高声音,“下周的公开课,你来讲《精密制造工艺》!”
下课铃响,陈二海却突然拍手:“作业。”他分发下一叠文件,“这是某厂真实的生产故障记录,三天后我要看到解决方案。”文件右上角盖着“机密”字样,但内容已经被他重新编排成教学案例。
“陈老师,”雷书瑶翻着文件突然惊呼,“这难道是……三年前东海舰队那个……”
“类比案例而已。”陈二海打断她,眼神却意味深长。这些经过脱密处理的真实案例,是他特意从总装部调来的教学资源。
走廊上,彭庄拦住他:“公开课会有部里的领导。”他压低声音,“你确定要讲这么超前的……”
“工业学院的学生,”陈二海直视对方眼睛,“应该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他递过一份大纲,“这是教学计划,已经通过钱思远同志审核。”
彭庄看到末尾的红色印章,眉毛跳了跳:“你动作真快。”
“军工节奏。”陈二海嘴角微扬。他看了眼手表,“现在我要去实验室——马胜田组的示教板应该调试好了。”
推开实验室门,眼前的场景让他皱眉。示教板冒着青烟,三个学生手忙脚乱地拔插头。
“说了第三脚接地。”陈二海大步上前,三两下拆开外壳。烧焦的电路板上,他的指尖精准点中故障点:“这里,绝缘层击穿。马胜田,解释原因。”
“可……可能是电压……”
“是湿度。”陈二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