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摘下黑框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手指间还残留着焊锡的松香味。
“老陈,302雷达的频率响应曲线分析出来了。”张卫国递过一叠数据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测试参数。
陈二海接过数据,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关键数字。
他的指尖停在一个异常峰值上:“714ghz处的谐振点比理论值高了12分贝,这绝不是设计误差。”
窗外传来卡车引擎的轰鸣声。
周毅带着几个战士将钢厂缴获的雷达车设备搬了进来,金属部件在水泥地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时间不多了,”周毅抹了把脸上的油污,“前线报告,安南境内的电子干扰强度每小时增加20。”
陈二海走到那台被拆解的「红旗-4」雷达车前,手指抚过改装过的发射模块。
这台原本用于防空预警的设备,现在成了敌人干扰我军通讯的工具。
“看这个。”他用螺丝刀指着一处电路板,“他们把原装的速调管换成了大苏的磁控管,功率提升了三倍,但稳定性变差了。”
雷书瑶递过热成像仪:“发射机工作时,这个区域的温度会异常升高。”
陈二海点点头,突然拿起电烙铁:“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把军用通讯电台的调制器嫁接到这个发射机上,利用它的高功率发射我们的抗干扰信号。”
“但这需要精确的频率同步,”张卫国皱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用这个。”陈二海从工具包取出一个金属小盒,“我去年研制的晶体稳频器,温度稳定性达到10的负六次方。”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陈二海亲自焊接关键线路,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滴在电路板上,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老周,帮我测一下这个变容二极管的偏压。”陈二海头也不抬地说道。
周毅递过万用表,指针在37v处微微抖动。“有点偏高。”
陈二海调整了电位器:“现在呢?”
“33v,稳定了。”
窗外天色渐暗,技术科里只剩下电烙铁的滋滋声和仪器的滴答声。突然,通讯电台里传出刺耳的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