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计划便是另一条腿,我是这么计划的,前期以村为单位,县里成立专项小组,统筹管理,帮助村民解决建设、销路、运输等难题,时机成熟再放手。”
宋廉明细细琢磨后,表示肯定。
“可以,有柳世祥协助,能够保证行而有效,行而有利,而且,还给以后做准备,等我们几个调离,张晓云也能接手。”
“你同意就好,下去转了转,村支书表示支持,至少动员方面不是问题。”
秦青川给话题收尾,话锋一转。
“听小梁说,有人对贷款发展有意见?”
“哼,眼红呗,临海几个县,就瀛洲发展迅速,他们都不温不火,能没意见么?”
宋廉明撇了撇嘴,语气很不爽。
“找到市里和省里又能怎样,他们发展不起来,还不允许别人发展么?”
秦青川神情平淡,了然轻笑。
“你啊,这想法有问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领导眼里可不仅仅只有瀛洲,非要等到上面指示,你才去琢磨么?”
宋廉明挑眉,反问。
“不然呢,各司其职,各凭本事,难不成去指手画脚?”
秦青川本不想搭理,下午视察空闲时,经过思考,觉得还是提前做准备更好。
“你啊,换种方式,不给别人口舌机会。
比如,由你牵头,去南边双招县,和他们谈谈协同发展,港务集团下游,有太多相关产业。
瀛洲能不能吃下,暂且不提,要想全面覆盖,难度太大,耗时太久,倒不如主动散出去。
只要招远愿意做下游,你在领导眼里,就是识大体的人才,有些风言风语,自有人帮忙去化解。”
宋廉明耐心听着,眼前不禁一亮。
“好主意,一举三得,咱哥俩明天好好聊聊,有了详细计划,我抽时间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