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永平十二年的夏天,洛阳城热得能煎鸡蛋,汉明帝刘庄却戴着草帽,跟着运粮车队直奔荥阳。他穿得跟普通官吏没啥两样,腰间别着个皮质笔记本,上面画满了汴渠工程的草图 —— 这是他继位以来最牵肠挂肚的 \"一号民生工程\",相当于现代公司的 \"重点项目攻坚\",容不得半点马虎。
    自王莽篡汉以来,汴渠决口整整六十年,兖、豫二州成了 \"黄河水泊\",老百姓编出顺口溜:\"汴渠破,全家饿;黄河决,屋梁没。\" 刘庄刚继位时,看着各州报上来的灾情数据,差点把竹简捏碎:\"这哪是水患,分明是前朝留下的 " 烂尾楼 "!\" 他立马召开 \"治河专项会议\",将作谒者王吴提出 \"疏堵结合\" 方案,他当场拍板:\"就按这个来,预算上不封顶,但每笔开支都得记清楚,朕要查账!\"
    工程启动那天,刘庄亲自扛着铁锹下工地,给民工们示范如何夯实堤基。有个老汉盯着他的龙袍直犯嘀咕,他笑着说:\"大爷别紧张,朕今天就是个监工的。\" 这波 \"领导下地\" 操作,让民工们干劲大增,原本需要五年的工程,硬是三年就搞定了。
    竣工当天,刘庄踩着新修的堤坝巡视,渠水像驯服的巨龙,乖乖流入新河道。他蹲在渠边捧起清水喝了一口,对王吴说:\"老王,你这项目经理当得不错,要是老爹还在,准得给你发个 " 治河能手 " 勋章。\" 随后下诏:\"滨渠下田全分给穷人,豪右敢抢地的,御史台直接上门查账!\" 这相当于给兖、豫百姓发了 \"土地大礼包\",穷佃户们敲锣打鼓,把刘庄的画像贴在灶台边,当 \"河神\" 供着。
    路过洛汭时,刘庄特意停下祭拜大禹。他望着滔滔河水感慨:\"老祖宗当年三过家门不入,咱修汴渠也算接了棒。\" 说完让史官把祭文刻在石碑上,重点强调 \"河汴分流,复其旧迹\",相当于给东汉水利工程打了个 \"大禹认证\" 标签。随行的儒生们当场赋诗,把他比作 \"当代大禹\",他却摆摆手:\"别吹,老百姓能吃饱饭,比啥祥瑞都强。\"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的谋反案像颗炸弹,在东汉官场炸开了锅。这个表面上吃斋念佛的王爷,居然私通匈奴,家里搜出刻着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穿成八零俏寡妇,带崽致富嫁首富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道界天下九位师娘顶不住,催我下山高武:系统晚到,36岁才是闯荡的年纪穿成凄惨女配,我靠捡星球垃圾搞基建!废土拾荒,运气好点怎么了?黑雾末世:无限物资从囤积女神开始被清冷世子缠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