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接下来的两周,林轩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白天,他在工作台上搭建电路,调试代码;晚上,则对着电脑屏幕优化算法,绘制pcb(印刷电路板)的初步设计图。饿了就叫楼下茶餐厅的外卖,困了就在角落里支起一张行军床眯一会儿。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用现有的开发板和元器件,尽快搭建出一个能够运行他优化后的mp3解码算法,并能驱动lcd显示基本信息、播放存储在小容量flash中音乐片段的演示原型(demo)。
    这绝非易事。1995年的开发工具远不如后世成熟,很多问题需要靠经验和反复试错来解决。mcu性能有限,内存紧张,他必须将每一行代码都优化到极致。
    陈家俊那边,林轩通过大学同学辗转打听到了他的联系方式和工作地点——果然是在观塘附近的一家小型电子厂当工程师。
    林轩没有贸然上门,而是先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的陈家俊声音略显木讷,对这个不太熟的师弟突然打来电话有些意外。林轩没有多寒暄,直接表明来意,说自己正在做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音频项目”,想请他这位技术高手帮忙看看,指点一下。
    陈家俊显然对此兴趣不大,言语中有些推脱。林轩没有放弃,强调这个项目采用了一些“非常规”的算法和硬件实现思路,可能会颠覆现有的便携播放器格局。最后,他留下了自己“芯启科技”办公室的地址,邀请陈家俊有空过来看一眼,“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挂了电话,林轩心里没底。技术宅通常有自己的骄傲,能不能打动他,就看demo的成色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陈家俊竟然真的出现在了芯启科技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门口。他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工厂制服,背着一个旧帆布包,脸上带着好奇和一丝怀疑。
    看到林轩和他面前工作台上那个用洞洞板搭建、线路飞得有些杂乱的“怪物”,陈家俊皱了皱眉。
    林轩没有多解释,直接将原型通上电。随着他的操作,连接在原型上的一个普通耳机里,竟然真的传出了清晰流畅的音乐声!虽然只是短短几十秒的片段,而且音质谈不上hi-fi,但在1995年,能用如此简陋的、非专用芯片的设备播放压缩数字音频,这本身就足够令人震惊。
    更让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克系执法官负鼎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失控宠爱!闪婚教授他蓄谋已久一把大狙闯大明穿书校园,我癫亿点怎么了?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快穿:原来我是修仙界的崽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