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瑞士,纳沙泰尔。
    这座依偎在汝拉山脉南麓、静卧于纳沙泰尔湖畔的古老城市,以其精密的钟表制造工艺闻名于世。然而,在这座城市宁静祥和的外表下,也隐藏着一些在微电子和精密传感技术领域默默耕耘的“隐形冠军”。
    “科锐感测”(coresense ag)便是这样一家不为人知的公司。它的办公地点,甚至不在市区的写字楼,而是位于郊外一个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简陋科技园区内。
    公司的创始人,本·施耐德教授,是一位典型的瑞士技术专家。年近六旬,头发花白,戴着深度眼镜,性格严谨甚至有些刻板。他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微系统技术领域的退休教授,毕生致力于mems技术的研究。
    他和他的小团队——总共只有七八名工程师和研究员,耗费了近十年心血,确实在超低功耗、高精度三轴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突破。他们独创了一种特殊的深反应离子蚀刻(drie)技术,结合巧妙的梳齿驱动结构设计,使得传感器的功耗相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降低了近一个数量级,而精度和稳定性却不遑多让。这项技术,对于需要长时间待机、并且对动作感应精度要求极高的移动设备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施耐德教授为这项技术申请了多项核心专利,并满怀信心地创办了科锐感测公司,期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位醉心技术的学者沉重一击。
    商业化的道路,远比实验室里的研究要复杂和残酷得多。缺乏市场经验、缺乏营销渠道、缺乏规模化生产能力、更缺乏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科锐感测拥有领先的技术,却迟迟无法打开市场。几轮小规模的天使投资很快烧光,后续的融资又因为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客户订单而屡屡碰壁。
    到了2002年初,公司已经拖欠了数月的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银行的催债函如同雪片般飞来。施耐德教授甚至开始抵押自己的房产来勉强维持公司的运营。破产清算,似乎已经成为了近在眼前、无法逃避的命运。
    就在施耐德教授心灰意冷,几乎要将自己视若珍宝的专利技术,以“白菜价”打包出售给一家对其并不完全理解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749局秘闻档案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四合院:重生52,傻柱逆天改命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穿越带空间:寒门嫡女不好惹夫宠崽萌,七零后妈嗷嗷旺全家赠礼万倍返还,我怎么成大帝了?寒门差役炮灰她有变美系统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