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到一斤粮,可以赚到一斤碎大米,要是一天能换十斤粮就能赚十斤碎大米,碎大米就算跟最差的糙米一个价钱,相当于就能赚六十文,比壮劳力赚的还多呢!
昨日听说今天可以换货,这些外出的村人就嘱咐家里的媳妇儿闺女一定要把自己攒的粮食去换了米。
“你说,真的能给咱擦脸油?”
“放心吧,这村尾黄家的信誉还是很好的,额~,怎么说呢,虽晚必到!”
“也是,这小月也真舍得,我听别人说,那擦脸油在镇上最少要一两银子呢!”
“那她肯定挣得更多,不过,还是要感谢她给咱们提供的活计。好些伤手的活,家翁家婆都不让我干了呢!”
“我也是,我家还吃了好几顿大米粥,粘稠的,婆婆说这次换了粮食,还让我拿五斤回娘家孝敬呢!”
村里的妇人成群结队热热闹闹的一起往村尾走,每个人都喜气洋洋,都快赶上过年了,过年都没有这么开心。
民以食为天,能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
“小月,我们来了!”
有外向的婶子,嫂子还没进门就先吆喝了起来。
这大宝真不错,能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后有需要还找他。
“快些来看看,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
黄悦把这些人引进放东西的房子里,开始了换东西,这次黄悦没有拿板油出来,上次应该每家每户都换到了猪板油,这次她就不多事儿了,过些日子再换。
跟在现代那些卖货的一样,要的人多再搞返场。
知道今天小月就给绣娘兑换钱财和粮食,香草婶子早早地就来了,此时黄悦手里拿着的就是香草婶子记得账单。
凡是记录上名字,又把绣品交回来的,都有一份擦脸油额外赠送。
黄悦叫到一个嫂子或者婶子就让她们选择是要钱还是要粮食,或者一半要钱一半要粮食。
把物资兑换好以后,在自己名字那里按手印,到香草婶子那里领擦脸油。
这擦脸油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她们拿到手上都是小心翼翼的。
黄悦换的包装是那种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