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为了不让敌人起疑,赵子称也绝不会用这些老贼参与守城,只是把他们缴械了之后安排到不那么紧要的位置,继续干苦力、做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在大战之后,搬运滚木礌石等沉重的消耗品上城头,为后续作战建立储备。
石宝一番联络,最后得知有一部分石生旧部被安排在了南城门附近——那地方靠近一条注入太湖的河流,相当于天然的护城河,进攻方没有壕桥车便难以进兵,所以远比城东的开阔地更难攻。
守军兵力不足,把相对不可靠的士兵放在南侧这种次要战场,也算是很合理了。
石宝联络上之后,却是大喜,一番操作,约定后日凌晨,让内应在四更三点时打开南门。而石宝的部队,也会趁着这点准备时间,赶紧抢造几架壕桥车,到时候用于通过城南那条河。
石宝没敢选择直接填河的进攻方式,一来填河工程量更大,要塞断河流需要很长时间。二来填河也会导致守军警觉,让守军提前意识到城南也即将变成贼军的主攻方向,导致守军加强防御。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几架简易的、可以临时折叠的壕桥车。到时候趁着半夜神不知鬼不觉突然一架,带着少数精锐先过河,配合城中的内应夺门。
……
时间很快来到两天之后的后半夜,凌晨四更三点。
自以为得计的石宝,催督手下两名部将,带着军中相对精锐的士卒,摸黑抢攻。石宝自己,也带着数千主力,跟在后面压阵。
石宝虽然敢赌,但他也保持了最后的理智。他看到的那些平话戏文里,攻城将领亲自率先冲杀进城、被守军放下千斤闸后瓮中捉鳖射死的例子还少么?
戏文里的周瑜周公瑾,不就是这么被曹仁射成重伤的?石宝好歹听过戏,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石宝的部将赵毅、吴值,便各自带了两千人,埋伏在吴江县南城门外的左右两侧,各自准备了两架刚造好的折叠式壕桥车,悄咪咪摸到附近。
时间已经到了约好的点,吴江南门内果然火起,随后城头乱喊乱叫,似乎陷入了内乱,城门也被缓缓打开,甚至还放下了吊桥。
石宝见状大喜,连忙催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