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如若果真不惜伤亡猛攻,则必然是由于军粮不济。诸公在外城难以支撑时,可逐步撤军民入内城,但撤回之时,必须要求进内城军民捐出财物,以赴国难、行计策。
方腊破外城后,只要得到金帛缎匹、钱粮财货,则必然军心瓦解,忙于劫掠,再无斗志,只求小富即安。届时其再想强攻内城,已得财物之叛军将士,必明哲保身,不愿再效死力。
如此,则必能多拖时日,拖到朝廷援军抵达。而且纵然朝廷援军未至,只要方腊兵无战心,只想保住已到手的财物,则只需一两万精锐,便可破敌十万之众——此昔汉末白马之战,荀攸所以助曹操破袁绍、斩文丑之策也。”
陈建、赵约都是传统文官,并不懂阴谋诡计和兵法,看了赵子称信中手把手教导的拖延时间、瓦解敌人军心斗志的方法后,顿时只觉豁然开朗。
仗还能这么打?
原来真到了外城必然守不住的时候,还能这样通过有序地规划外城如何丢、内城如何撤的过程,来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两人也都是看过三国志的平话戏剧的,当然知道“斩文丑”的戏文是怎么说的。
当年文丑号称袁营猛将,不就是追击曹操的时候,被曹操丢下的财货乱了军阵,袁绍兵都忙着抢东西了,被曹操一个回马枪,伏兵齐出杀得大败,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
只不过今天赵子称提供的这个变种方案,变化得有点大,光看表面已经不太看得出原型的痕迹了。
陈建很快想到,曹操当年用的都是自己的军资,而且曹操是独断专行、杀伐果断之人,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但今时今日,杭州城里他们几人又能有多大权柄?
杭州的府库内确实还有一些属于朝廷的财物,但主要是粮食和铜钱,金帛绸缎之类的则多是民间所有。
两浙一带,自古就是藏富于民,而且五代以来,天下各地都战乱不断,唯有两浙路当年没有经历统一战争的兵乱祸害,所以民间财富积蓄极久——
五代十国时,中原地区至少经历了五次改朝换代的反复血洗屠戮。
便是南方的十国,江淮地区经历过杨吴和南唐的政权更迭。
蜀地经历过前后蜀,后来后蜀被赵匡胤平了之后,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