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世在海宁大战中阵斩方七佛的功劳,可是让韩世忠羡慕好久了,听说刘光世还因此得到了童贯的重重嘉奖。韩世忠没什么根基,他当然也想斩将立功,彻底翻身。
“贼子受死!当我者死!”
韩世忠在马背上手持克敌弓,以分鬃式朝着正前方连射劲矢,竟能直接射穿方腊军前队步兵使用的简易木板盾牌,继而杀伤敌兵。他对面的方腊军士兵气势也为之一窒,下意识便往左右躲避,阵势也稍稍乱了。
而韩世忠看了对面的军阵部署,心中愈发笃定,毫无畏惧地冲了上去。
今日之战,方腊用的前队冲锋士卒,基本上都是刀盾兵,短刀、腰刀配上木板随便钉起来的盾牌,连蒙皮工艺都没有。
方腊之所以这么部署,也是考虑到长枪兵等使用双手长兵器的,不利于快速冲锋接近敌人,刀盾短兵则灵活得多。
官军的远程火力质量是远超叛军的,官军有大量的神臂弓和强弩,叛军却始终没有。方腊必须确保第一波冲锋的部队有足够的盾牌防御远程火力,才不至于在接敌过程中被射死太多、导致士气低落。
至于刀盾兵在兵器长度方面有劣势、接敌后肉搏不如长枪兵,这一点方腊已经暂时顾不上了。
他的对应之策便是“第一波先让刀盾兵冲,接敌后黏住对方,让双方陷入近战绞肉,让敌军的远程弓弩火力无法施展,然后再让己方长枪兵跟进,与官军长枪阵对刺消耗”。
在方腊看来,一开始上的刀盾轻步兵,那就都是耗材,他们只要黏住敌人就够本了,至于黏住后刀盾兵怎么退下来、怎么给后军的长枪兵腾出攻击阵位,方腊压根儿就没想过。
只要这些刀盾兵最后都死伤了,也就不用考虑退下来的问题了。就像后世笑话里说伊拉克的飞行员只要学习如何起飞不用学习如何降落,反正都是执行一去不复返的一次性任务。
但方腊万万没想到,官军这一次竟然不是选择防守反击,而是第一时间就让少量精锐骑兵发起反冲锋。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打法,实在不符合赵子称此前数战的惯例。
赵子称怎么突然就不按预期套路出牌了?
而短兵为主的刀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