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想和李复兴把关系处好,谁也看的出来,这年轻人未来前途大好。
“行,那我不跟耿叔客气了,我们村要弄大棚种植,对塑料薄膜的需求量还真不小。”
耿杰猜到了李家庄需要塑料薄膜是为了这个。
目前搞塑料大棚的非常少,也很难推广,因为太多的村和公社都没有太大的魄力。
害怕花的钱和投入的劳动力得不到回报。
可李家庄却不一样,他一进村便能感觉的出来。
最直观的便是村里的这条主路,甚至比很多公社的都好走。
其实不少地方都不重视道路的修建,觉得可以走就行,用不着弄的太好。
单从这条路上,便可以看出,李家庄的魄力比别的村强了很多。
“你们李家庄的眼光真是很深远啊。”耿杰称赞。
老支书说道:“这都是复兴的功劳,可不是我们村的,我们可不懂什么盖塑料大棚的事。”
耿杰有些震惊,如此说来,李家庄真正的话事人是李复兴呀!
又聊了几句,耿杰便离开了,拉着玉米回厂里交差。
“咱们这儿没竹子,可惜了。”李复兴叹道。
如果搞温室大棚的话,钢管结构是最好的。可眼下李家庄的情况,根本负担不起这么高的成本。
要是换成竹子,便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北平其实也有竹子,可数量很少,全是外地引进的,大部分还都是观赏用的。
李复兴之后把如何盖温室大棚,给老支书等人讲了一遍。
“这该咋办?”有人问道。
塑料薄膜现在都搞回来了。
老支书跟大队长却根本不急,因为他们都清楚,李复兴要搞塑料大棚,便一定是觉得村里符合条件。
不出所料,李复兴随后说道:“咱们可以把河床利用起来,河床是往下凹陷的,咱们从河堤两头向中间盖便可以了。”
这么一来,还节省了不少人力跟材料。
“咱们啥时候开始动工?”又有人问,
“这个看大家什么时候得闲了,热的时候也能盖,可以让作物加快生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