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听得入神,原本紧张的心情此刻完全被求知欲取代。他在心里想着,原来历史背后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些要是写进论文里,绝对能引起轰动。于是,他追问道:“可当时秦国朝堂局势复杂,诸多公子都对王位虎视眈眈,子楚远在赵国,您又是如何暗中助力,确保他能脱颖而出的呢?”
嬴稷轻叹一声,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感慨:“我虽身处秦国,却时刻关注着子楚的动向。当时,华阳夫人深得我宠信,且膝下无子。吕不韦抓住这一点,让子楚认华阳夫人为母。华阳夫人在我面前时常提及子楚,夸赞他的贤能与孝心,让我对他的印象愈发深刻。加之子楚自身也懂得把握时机,在关键时刻表明对秦国、对我的忠诚,这才让我下定决心,将他定为继承人。”
曹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他在心里暗自感叹,历史课本上简单的几行字,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复杂的权谋与故事。这时,一旁静静听着的墨尘突然开口:“如此看来,子楚能登上王位,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缺一不可。这其中,吕不韦的运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足见当时秦国朝堂局势波谲云诡,权力的交接充满了变数与谋划。”
嬴稷看向墨尘,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王爷所言极是。在这权力的棋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一步错,满盘皆输。秦国能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延续霸业,实属不易。”
此时,夏雨也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那后来子楚继位后,他的表现符合您的预期吗?”
嬴稷神色有些复杂,微微摇头:“子楚在位时间不长,虽也推行了一些政策,试图稳固秦国根基,但因早年在赵国为质,身体落下病根,精力有限。不过,他在位期间,重用吕不韦,也为秦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只是可惜,他英年早逝,若能再多给他些时间,或许秦国的发展会是另一番景象。”
众人沉浸在这段历史的探讨中,对秦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曹云心中不禁感叹,今天这一趟,真是收获巨大,能亲耳从嬴稷口中听到这些历史秘辛,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嬴稷的讲述,让这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鲜活起来,也让大家对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君王,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