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外婆,你为什么不把你小时候的事告诉我们?”
    在家里休整了一天后,周盐就开车载着王秀英去往位于天池寺的自贡儿童保育院。
    “嗐!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没啥好提的,而且好多人好多事,我自己也忘了。”王秀英说得很无所谓。
    但周盐却在她的眼中看出了对此行的期待。
    她蓦地想到,肖医生曾在电话里提到过的,潜在的记忆和情感什么的,也许在孤儿院的经历对外婆来说正是如此。
    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王秀英脸上的愉悦表情,周盐没有拆穿她,而是好奇问道:“为什么要把孤儿院建在天池寺,是想求得佛祖庇护这些没有家的孩子吗?”
    身为非土生土长的自贡人,无论是自贡儿童保育院,还是天池寺,周盐都不太了解,甚至没去过。
    “呵呵,我还真没了解过。”
    王秀英笑了笑,尽管是在这家孤儿院长大的,但从未查过它的背景,更没有细究它为什么会建在天池寺。
    “咱们这家儿童保育院成立于1938年,第一任院长姓胡。据说在抗战期间,宋美龄和两位女士为了救助难童和烈士遗孤,建立了最初的一家儿童保育院,然后从淞沪抗战开始收育难童,一路辗转,来到四川各地,除了天池寺,天后宫和井神庙也有分址,先后收育难童、烈士遗孤达两千多人。”
    周盐的问题,在他们祖孙俩抵达儿童保育院后,从一名年长的工作人员的口中得到了答案。
    对方姓刘,六十岁上下,大家都叫她刘嬢嬢,王秀英则尊她一声刘老师。
    刘老师给二人倒满茶水,继续说道:“后来呢,又增加了三处分址,分别在南华宫、贵州庙、湖广庙。”
    “是不是为了让佛祖庇佑这些可怜的孩子,我其实也不太清楚,但我想应该是吧,不然啥子都建在寺庙所在地呢?”
    刘老师自顾笑笑,指着不远处的竹林对二人说道:“这里有寺庙,还有大公井遗址,风水好,所以在这里长大的孤儿发展得都还不错。是吧?王大姐。”
    说着,她看向了王秀英,“我刚来那会儿,就听王院长提到过你们那批孩子,她说就算是最后没被领养的孩子,长大后都个个有出息,成为了上世纪社会建设的一份子。”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暗巷3:浴火断情后,我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机缘巧合肖迎春洪荒:化先天阵灵,守截教百万年都市大妖医穿越求生:我有一艘幽灵船综影视:阿十八零闪婚不见面,高冷军少狂追妻小娇娇软糯乖巧,腹黑权臣步步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