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苏芷柔眼睛骤然发亮,腰间的象牙腰牌与铜铃碰撞出细碎声响,“我父亲藏书阁中似有残本!当年他在宁波市舶司任职,常说宋应星的手记里藏着‘能颠覆山海’的秘密”她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队东厂番子举着绣有飞鱼纹的灯笼转过回廊,领头的百户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两人。沈炼下意识将苏芷柔护在身后,绣春刀已出鞘半寸。风雪更急了,鹅毛大雪落在他们肩头,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剑拔弩张的气息。而在他们看不见的角落,更多秘密正如同这漫天风雪,悄然蔓延。
第三章:焰色密码
三日后,苏州拙政园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廊下悬挂的铜铃随着穿堂风轻响。沈炼和苏芷柔踩着青石板,绕过九曲回廊,假山后某处青苔斑驳的石壁悄然裂开缝隙,露出通往地下密室的阶梯。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烛火摇曳间,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正俯身调试着一个奇异装置——七棱水晶制成的匣子在昏暗中流转着冷光,内部铜镜与凹槽精密咬合,旁边瓷碗里盛放的各色粉末,在烛光下泛着不同色泽。
“《天工开物·五金篇》确实记载了‘七色辨金法’。”老者布满老茧的手抚过水晶匣,浑浊的双目中突然迸发出精光,“不同金属在火焰中会呈现不同颜色。紫焰对应锶盐,可验银中杂质;青焰对应铜盐,显影银锭底层;金焰对应钠盐,激发硫磺特性”他转身时,沈炼才看清老者左脸有道狰狞的疤痕,自额角斜劈至下颌,像是被滚烫的金属灼伤。
沈炼从怀中取出裹着油布的变色银锭,油布上还残留着宁波市舶司银库的霉味:“请先生一试。”
赵莽将银锭放入棱晶焰匣凹槽,抓起一把紫色粉末撒入。火苗窜起的瞬间,一道妖异的紫焰直冲水晶匣顶部,棱镜将火焰分光成七道彩芒,投射在密室石壁上。众人屏息凝视,只见银锭表面缓缓浮现出细密的黑色纹路,如同某种诡异的文字。
“果然掺了东西!”赵莽猛地转动铜镜,调整光线角度,“看这纹路走向是钌-106!倭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