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程岩迅速将书页合拢,却见沈默浑身湿透地闯了进来,飞鱼服上还沾着泥浆。\"程大人,可发现了什么?\"锦衣卫千户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过案头的算盘和古籍。
程岩犹豫片刻,将字条递了过去:\"沈大人,这三个"十一万",或许是某个暗码。\"他详细解释了银锭含硫量、官银重量与走私生铁数量的关联,越说越觉得脊背发凉——如果这些数字真的构成密码,那背后的走私网络规模将超乎想象。
沈默的脸色愈发凝重:\"你可知,去年朝廷在东南沿海推行的新税法,正是以十一万为基数计算盐税?\"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密函,上面盖着兵部火漆印,\"倭寇通过走私含硫银锭扰乱市场,再用生铁打造兵器,而这些数字,很可能是他们向幕后主使传递的暗号。\"
程岩倒吸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为何这批官银的硫磺含量如此精确——这根本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故意为之,将秘密藏在看似寻常的数字里。沈默将密函摊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东南各港口的货物进出数据,每个数字都标注着不同颜色的记号。
\"你看这里。\"沈默用刀尖指着泉州港的记录,\"当生铁走私量达到十一万时,必有含硫银锭从其他港口流入。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他们在用算盘密码操控整个走私网络。\"
雨声渐歇,程岩望着窗外初现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股寒意。那些看似普通的算珠,那些习以为常的数字,此刻都成了敌人手中的利刃。沈默突然将密函塞进程岩手中:\"明日,市舶司会有一艘商船进港,载货清单上写着"棉布千匹"。但我怀疑,真正的货物\"
\"是含硫银锭。\"程岩接口道,他握紧手中的算盘,算珠在指下快速滑动,\"而且数量,必然与"十一万"有关。\"
沈默露出难得的笑意:\"程大人果然聪慧。明日查验时,就看你的验银术,能否解开这最后的密码了。\"
待沈默离开后,程岩再次翻开《算盘玄机》。烛火摇曳中,他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一行小字:珠动局生,数藏天机。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