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俞骁瞳孔骤缩。海底火山的高温与压力,竟成了淬炼特殊银矿的天然熔炉。那些自组织的量子纹路、与大明漕运银锭如出一辙的含硫特性,都是火山力量与倭寇秘术结合的产物。而周延儒等人,早已通过走私船将这些异变白银混入大明流通体系。
师爷见阴谋败露,狞笑一声掷出烟雾弹。混乱中,俞骁抓起玄武岩残片跃入海中。当他浮出水面时,测绘船已燃起熊熊大火,而手中的残片上,银浆正缓缓组成新的图案——这次是泉州港的布防图,每个重要据点都被标上血色标记。
回到水师衙门,俞骁将拓扑展开的海图与玄武岩残片连夜快马送往京城。他知道,自己不仅揭开了倭寇与白银的诡异联系,更触碰到了一个横跨朝堂与江湖的庞大阴谋。窗外,对马岛方向的云层依然低沉,而在那深不可测的海底,火山口的岩浆仍在翻涌,孕育着足以颠覆大明的秘密。
二银矿异变
庆长五年秋,萨摩藩的云仙银山笼罩在硫磺雾气中。俞骁裹紧粗布斗篷,踩着沾满矿渣的木屐,跟着向导穿过幽深的矿洞。作为大明派往倭国的铸币监工,他本以为此番只是寻常的技术交流,却在踏入矿区的第一日,便察觉到异样——这里的矿工走路时总会刻意避开某些矿石,眼中满是恐惧。
\"俞大人,这是今日新采的银矿石。\"矿主小田原将几块灰黑色矿石推到案前。俞骁拿起放大镜,瞳孔突然剧烈收缩。矿石表面分布着细密的银色脉络,在烛光下竟泛着类似鱼鳞的光泽,更诡异的是,那些脉络似乎在缓慢蠕动,如同某种活物。
当晚,俞骁独自来到熔炉房。他将矿石投入坩埚,熊熊烈火舔舐着陶壁。随着温度升高,银矿石开始融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化作均匀的液体。银色的熔浆在坩埚中翻滚,逐渐聚合成一个个规则的几何图形——菱形、六边形、甚至复杂的环形结构,像是有人在熔融状态下用无形的刻刀精心雕琢。
\"不可能\"俞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