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连接着几根导线。
赵小侯将其启动之后,其所在区域半米范围内的重力随即就被增强了01倍左右。
虽然这个重力增强幅度很小,但有和无就是两回事了。
星际太空站可以开建了!
赵小侯此时心里一阵激动,随后就给1号智能ai下达了命令。
随后主体在1号太空电梯太空端的1号智能ai随即就开始调动一大批太空采集船,将堆积在太空里的物质运输到1,2,3号太空电梯太空端,将这些原料加工为一个个精致的零件和配件。
此时的2,3号太空电梯太空端,其内修建的智能工厂较之1号太空电梯太空端的智能工厂还要大上数倍。
当然,2,3号太空电梯太空端自从启动之后,也成为了预备宇航员培训的地点之一。
智能工厂也成为预备宇航员的实习地。
毕竟宇航员培训中心里出来的预备宇航员最终也不都是去开飞船的。
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并不适合开飞船,更适合在太空矿石提炼厂,太空农场以及星际太空站等等地方工作。
当然,赵小侯现在还需要将人工重力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
否则的话,就这么个人工重力金属蛋,是没办法让巨大的星际太空站产生人工重力的。
赵小侯至少要将人工重力技术推进到足以覆盖大半个星际太空站的程度才行。
当然,这个人工重力金属蛋如果只是简单的放大结构,也不是不可以。
但那样的话,人工重力金属蛋的体积会很大,将会占据星际太空站体积的3分之一以上。
这样的话,实现人工重力的成本,全程的能量消耗都会变得奇大无比。
并且后期的维护保养,还是空间的利用率等等,都会变得效率低下。
因而赵小侯就必须在星际太空站建造好之前,就将人工重力技术推进到一个高点,让制造出来的人工重力金属蛋体积尽可能的缩小。
此时太空l1点附近,显得繁忙无比。
大量太空采集船将打造好的各种零件,配件运送到l1点。
在经过三天的忙碌之后,一个人造物正在迅速的变大膨胀。